有人天天想,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接他?他那個想裡頭有疑惑,我剛才講了,百分之九十九想,還有一分懷疑,是真的嗎?那就不靈了,有這一念懷疑就是障礙。這一分懷疑要去掉,圓滿的信心,圓滿的願心,我只想往生極樂世界,這個世間什麼都不想了,連弘法利生都不能想,你想這個,極樂世界去不了。那佛不是叫我們想,發願要度眾生?對的,沒錯,先到極樂世界,成佛之後再來度眾生,就對了。你要把這個時候度眾生擺在第一,我很慈悲,大慈大悲,先利益眾生,然後再利益自己,結果自己不能往生,不能往生注定就是搞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怕的是愈迷愈深,太危險了!你要不相信,用現前的例子來做比喻,現前社會上五花八門,你能不動心嗎?財色名利,七情五欲,你能不動心嗎?只要一動心就完了。你那個願不是真願,真願是真放下,真不動心了,這才能有感應道交。
文摘恭录 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一一二集) 2014/10/1
《法華經》上所說的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,就是為佛之知見,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」,教你成佛,不是做別的。佛為我們開示,我們自己要有能力悟入。開示的方法很多,所謂八萬四千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,為我們說出八萬四千。四弘誓願裡面說得更多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那就不止八萬四千了,實際上,八萬四千就是無量法門,它不是數字,我們要看成數字就錯了,它是表法的。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這一句話非常重要。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是平等的。為什麼?都能幫助我們斷煩惱證菩提。問題要對症,好比害病,藥要對症,藥到病就好了,病除了;藥要不對症,會讓你的病加重了,甚至於死亡。所以藥不能亂吃,這個我們知道,法門不能亂學,亂學,學了不對症的可麻煩了!所以為什麼要老師,老師修學法門,他有心得,他有經驗,他可以幫助我們選擇,提供我們選擇的這些知識,必須要具的這些條件,老師幫這個忙。真正的問題,自己怎麼樣去悟入。
文摘恭录 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一一二集) 2014/10/1
我們今天遇的這個法門,太方便了,信、願、持名,不但能脫離六道輪迴,十法界也出離了。你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?找不到。這個法門,阿彌陀佛為我們開顯的,我們要知道感恩。怎麼感恩?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就是感恩。那為什麼有很多人做不到?對這個世間留戀,捨不得離開,以為還有更好的辦法,殊不知大錯特錯!真正要找到,像我們這種程度煩惱習氣業障很重的人,除這個法門之外走投無路。
這個世間是假的,絕對不是真的。我們過去看一個紀錄片,日本的海嘯,上一次只有十米。這是紀錄片,是從飛機上往下照下來的,是真的,不是表演的。你看海嘯到來,幾分鐘的時間就沒有了,一個城市幾分鐘就不見了,完全被水淹掉了,速度之快無法逃避。它的速度比你快,開著汽車都跑不掉,多麼可怕!看這個片子深深體會到無常,世間無常。
文摘恭录 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一一二集) 2014/10/1
為什麼有人有福報,有人沒福報?這要看自己有多少分的覺悟,有沒有真正修行。本經後面說得好,世間人都是忙著,天天忙,忙不急之務,都是雞毛蒜皮,不相干的小事情,把大事情忘得一乾二淨。大事情是認識自己,認識我居住的環境,這個重要!我認識之後,我才能有所選擇。這個經把極樂世界介紹清楚了,把娑婆世界也說得很明白,兩個一對比,我就知道怎樣取捨,決定捨娑婆世界,決定取極樂世界。取極樂世界比娑婆世界容易,只要一個信,只要一個願,只要你念佛,念佛就是莊嚴佛國土,念佛就是向極樂世界投資,投資到達這個標準我就去了。念佛要緊,不念佛就錯了,大錯特錯了!
文摘恭录 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一一二集) 2014/10/1
這些「菩薩能知一切三界虛妄,而行世間不捨,故云超過」。知道三界虛妄,為什麼還要到世間來?來度化眾生,不是為自己的,幫助苦難迷惑顛倒的眾生,為這個來的,不是為這個他不來。這裡的眾生有感,佛菩薩自然就有應。他在受苦,菩薩感受到了,為什麼會感受?他跟眾生有緣,過去無量劫當中有關係,或是夫妻,或是父子,或是兄弟,或是朋友,都有這些關係。所以他遇到什麼事情,菩薩就有感,有感他就看見了,他就聽到了,自自然然化身來幫助他。這是這麼回事情,所以不捨棄眾生。
下面就說了,「作不請之友」,眾生還沒邀請他,他就來了,為什麼?這就是宿世有很深的緣。我們常常迴向給冤親債主,宿世的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,我們都沒有忘記。如果我們作了菩薩,有神通了,他在哪一道,受什麼樣的苦難,過什麼樣日子,我們全看到了,會幫助他。真實智慧,真實利益的幫助,是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發願念佛求生淨土,他一下就超越了。縱然他不能接受,生生世世盯住他,生生世世照顧他,什麼時候能接受了,什麼時候把念佛法門介紹給他,他就一生成就。不能接受的時候,幫助他斷惡修善,希望他遠離三惡道到人天道來受生。
世間眾生不知道,古時候知道的人多,現在知道的人很少,幾乎沒有人知道了。為什麼?沒人教,沒有人說。古時候老人教,從小就教你,所以他有根,現在根沒有了。所以菩薩在這個世間度眾生很困難,菩薩都困難,那我們就可想而知了。
文摘恭录 —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一一二集) 2014/10/1